首页

wwwumhom.com

时间:2025-05-25 02:37:39 作者:中国团队系统评估:青藏高原已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浏览量:10586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5月23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通过系统评估近20年来青藏高原三大温室气体收支,预估不同增温和畜牧业发展情景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变化。他们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已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也是目前中国唯一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区域。

广角镜头视野下的青藏高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这项全球气候变化领域、青藏高原区域的重要研究,综合集成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湿地和河流等温室气体通量观测与牲畜数量等历史统计数据,并结合多源遥感、模型模拟以及未来气候预估完成,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综合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发表。

  显著的温室气体汇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涛研究员介绍说,甲烷和氧化亚氮是对气候变化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不仅是实现二氧化碳的中和,还包括甲烷和氧化亚氮温室气体的中和。因此,准确评估温室气体的收支至关重要。

资料图:青藏科考途经青藏高原一处湿地。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碳中和贡献的先行综合示范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变绿使得高原生态系统成为显著的二氧化碳汇。不过,青藏高原拥有中国超过50%的湖泊且有放牧传统,近20年来,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和内陆水体的快速扩张,尤其是冻土区热融湖塘的大量涌现,导致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显著增加,但这些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究竟有多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抵消甚至逆转高原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仍不清楚。

  为厘清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开展针对性研究。结果显示,近20年来,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是显著的温室气体汇,每年从大气中吸收近1亿吨当量二氧化碳,近两倍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汇。这一显著的温室气体汇主要源于二氧化碳汇。然而,超40%二氧化碳汇被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所抵消,其中,畜牧业和内陆水体(包括热融喀斯特湖)的年排放量分别占二氧化碳汇的21%和13%。特别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汇,几乎中和了高原能源与工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推进可持续畜牧业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中等排放情景下,未来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持续增强,水体扩张和多年冻土持续退化等导致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仍将不及二氧化碳汇,因此,到2060年高原仍是显著的温室气体汇。

青藏高原上放牧的羊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然而,温室气体汇大小依赖于高原畜牧业未来发展路径的选择:如果仍维持当前不可持续的放牧状态,畜牧业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将完全抵消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增量;有效实施草畜平衡管理并开展减排措施以降低牲畜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高原温室气体汇大小预计将比当前增加1.5倍。

  “因此,推进可持续且高效的畜牧业发展路径,将大幅减少高原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青藏高原对中国碳中和战略的贡献。”汪涛说。(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浸会大学校长卫炳江:拥抱改变

“在建材、工业等领域,EPP(发泡聚丙烯)轻量化材料能解决诸多棘手难题。”近日,走进位于济南市平阴县的济南泰德轻量技术产业园,该公司董事长孙德春告诉记者,历时10年研发和中试,通过对丙烯改性,运用纳米聚合技术堆积的EPP原子板已经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

斯梅戴雷沃钢厂职工:习主席复信让我们看到更美好的未来

燕郊区域内产业多样、客群多元,燕郊支行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结合区域特色,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出“以双轮驱动为基础,以产业先行为带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及乡村振兴,助力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实行“一点一产”打法,发挥区位优势,深耕产业客群。

从科幻想象到“进厂打工”,机器人炫“十八般武艺”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 邹蕴涵:对于价格来说,在食品价格中有很多分项,比如蔬菜、水果、蛋类等,这些分项的月度波动相对较大,所以当我们看到现在8月CPI同比环比涨幅都回正,我们很难说这就已经是到了价格的底部。但是我们可以做出的判断是,整个价格下行的压力已经明显缓解,后续价格可能会处于整体波动回升的趋势。也就是说我们很难说它会一直回升,但是整体的趋势还是向上的。

第十届中法品牌高峰论坛在巴黎举行

走进艾美特电器生产车间,一条条流水线马力全开,工人们正忙着组装电器,经过10多道工序,暖风机、空气净化器等电器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并打包装箱。

“十大公民举报案例”案例三及案例四

“教育数字化离不开人的作用,尤其是教师的作用。这里的教师不是传统的教师,而是具备数字素养,具有人机互动、人机协同能力的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